12月10日下午,工业中心联合教务处,在外事处的支持下,特邀高级工程师、香港理工大学首席项目主任、国家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联盟”顾问黄德辉,在西丽湖校区图书馆东厅举办了“推进国家兴旺强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香港理工大学的理念与实践”的交流活动。副校长马晓明全程出席了活动,活动由工业中心主任曾向阳主持,工业中心专任教师及全校部分老师约60人参加了活动。
黄德辉以独到开阔的视角、大量的实际案例、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职教生命力:与时俱进或停滞不前”、“职场竞争力:工作本质和工作态度”、“育人原动力:学生中心或教师中心”三方面分享了香港理工大学培养国家兴旺强大的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和实践成果。他提出,职教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教师就要勇于担当,敬业爱岗,意识到工作的本质就是“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而选择了什么样性质的工作就意味着要面对和解决什么样性质的困难”,要秉持端正的工作态度,有勇气、有本事做好分内事,为单位解决困难。他认为,做一个在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职业人,是职业人的能力和价值所在,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应有三项标准:令学生满意,因为学生是内部客户;令用人单位满意,因为用人单位是外部客户;令领导满意,因为职业人为领导分忧是分内事。这三项是一票否决制,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就说明这名教师不合格。教师在不断地反思和提升中争做优秀职业人的同时,也理应将理念传递给学生,使之具备职场竞争力,从而顺利过渡到职业人角色。他还重点提到了OBE的“学”、“教”、“评”三大关键范畴,以香港理工大学的成功案例为例,比较分析了高校“学与教”的现状,阐述了如何将教书育人的内容和内涵建设与社会、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把有效的教学元素“做、乐、赛”融入到教授知识当中,讲求涵盖教师术德、讲课内容、学生配合三方面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本领,真正受益和满意,将育人为本落到实处。
黄德辉点明,教师不仅担负着装备学生的“脑”和“手”使之成为应用型的“人”的使命,还担负着装备学生的“肩”和“心”使之成为“人才”的使命,助力学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指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里的栋梁之才。 他幽默地从生活案例中提炼出从事教师工作应具备的精神:即随叫随到,从不拖拖拉拉;不在乎工作环境,专心致志;经常反省自己;永不言败,推倒重来;不管客观条件多差,都努力往更好的方向调整;不管跟谁搭档,都照样努力;从不挑剔工作中的使用工具,一样顺手;从不抱怨工作时间长等。浅显朴素的话语,却深刻阐释了本次交流之精义,发人深省,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会后,马晓明、外事处处长赵继政、黄德辉就师德师风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深入合作、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希望进一步加强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